交屋潮變壓力潮 購屋族陷「交屋邊緣人」

<聰明貸款報導>

全台正值預售屋交屋高峰,然而銀行貸款卻同步收緊,讓許多購屋族陷入難以如期交屋的困境。尤其台中一處總戶數200戶的大型建案,竟傳出自5月開始對保至今僅核准30戶,引爆市場對「貸款風暴」的高度關注。

地政士表示,目前正常房貸核撥速度已有趨緩,但利率普遍上升,首購族房貸利率多落在2.65%以上,非首購族更達2.8%。在貸款成數方面,首購族還可能取得8成,但對於無保人、收入不穩或有信貸紀錄者,銀行審核趨於嚴格,貸不滿成數的案例層出不窮。

從「交屋潮」變成「壓力潮」

自2018年起,全台建商大量推案,如今陸續完工,進入交屋期。市場預估,從現在起到2028年都將維持高峰,2026年更可能是密集交屋年。不過,與以往整批交屋即可輕鬆貸款不同,現今建商與購屋族同樣面臨資金壓力,建商也無法再保證貸款成數或利率,只能請消費者「各憑本事」。

有購屋族反映,儘管符合新青安申請資格,但因公股銀行收支比審核嚴格,最終僅核准6.5成成數,無奈轉向民營銀行才勉強貸足8成,且利率高達2.65%。

網友現身說法:我這樣還能貸到8成嗎?

Dcard上一名網友發文詢問,三年前下訂預售屋,靠信貸籌措自備款,預計年底交屋,但目前僅剩40萬存款,尚有280萬整合信貸與車貸,每月繳款壓力約6萬元,擔心現況無法通過銀行審核。

不少網友回應「一定會被影響」,並直言「我當初就是這樣,真的貸不到8成,只能找其他辦法」。也有人指出,不僅個人財務狀況影響貸款,還包括房屋座落區域、是否首購、鑒價方式等因素,即便清償信貸,仍未必能貸到理想成數。

建議另尋保險業或熟悉窗口

面對貸款收緊,地政士鐘雅馨指出,許多地方農漁會與信合社過去提供房貸服務,但如今成數同樣下修,建議民眾轉向壽險公司或熟識之銀行窗口洽詢,增加核貸成功率。 她也提醒,目前市場已有部分建案出現「請自尋資金」現象,尤其第二戶房貸認定曖昧,即便名下僅有一屋無貸,也可能被認定為第二戶、成數遭砍。因此在簽約前,應務必釐清成數、利率、對保與撥款期程等細節。

交屋邊緣人的焦慮與無奈

事實上,過去房市熱絡、資金氾濫,購屋者多能順利取得高成數貸款,甚至在交屋前順利轉手賺價差。但如今政策與信貸緊縮,導致許多首購與自住者也難逃「交屋難產」命運。

一名曾協助客戶處理房貸的資深業者感嘆:「這幾年買房的,不少人現在都像坐在考場中央,壓力超大。誰能想到從買到交屋,風向會轉那麼快?」

根據建商與買賣契約第18條的說法,若貸款成數不足三成,消費者可選擇分期償還或解除契約,但實務上,建商鮮少主動承諾分期條件,購屋族即使想退,面對高漲的房價也往往「退不下手」。

制度設計需更貼近真實生活

這波貸款風暴提醒各界,當制度設計無法涵蓋現實生活的複雜變化,購屋者很容易成為政策轉彎的犧牲者。每一次「貸款不足」,背後都是一段「我怎麼會變這樣」的不甘心與無奈。

政策制定者若無法正視這群「交屋邊緣人」的困境,未來這股風暴恐怕將從個案擴散成為一場系統性的房市風險。




相關文章